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

电动汽车电池新国标公布:不允许起火

时间:2025-04-15   访问量:1002

**电动汽车电池新国标公布:不允许起火**

2025年4月15日,碧悟科技有限公司密切关注到电动汽车行业迎来了一项重大变革——电动汽车电池新国标GB38031-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正式发布,并将于2026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一新标准的出台,无疑将对电动汽车产业的安全标准和技术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高层次的安全保障。

新国标GB38031-2025首次将“不起火、不爆炸”这一要求从企业的技术储备标准提升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被业界誉为“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这一变革意味着,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安全性能将迈入一个全新的时代,任何可能导致起火或爆炸的安全隐患都将被严格杜绝。

与2020年版国家标准相比,新国标在多个方面进行了核心升级。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新国标将电池热失控后的安全观察期从原先的5分钟延长至2小时。这意味着,在触发单体热失控后,电池包或系统需在至少2小时的观察期内无起火、爆炸现象,且所有监测点的温度不得超过60℃。这一要求的提升,不仅将安全防线从“被动逃生”转向了“主动阻断”,更要求电池系统具备多层级热失控防护能力,从而大大降低动力电池自燃事故的发生率。

此外,新国标还新增了电池底部撞击测试,要求电池包在受到直径30mm钢球以150J能量撞击后无泄漏、无起火、无爆炸。这一测试项目的增加,旨在应对飞石撞击等底部侵入风险,提高电池在复杂环境下的安全性。同时,新国标还针对超快充技术提出了明确要求,规定电池在经历300次快充循环(SOC区间20%-80%)后,仍需通过外部短路测试,确保快充性能的稳定性,防止因高频充放电导致的性能衰减和安全隐患。

新国标的实施,将对电动汽车产业链产生深远影响。对于新能源汽车企业而言,新标准将迫使车企重新设计电池包结构,强化底部防护和热管理系统,以满足更高的安全要求。这无疑将增加企业的安全成本和技术壁垒,但同时也将推动行业向高安全、长寿命技术转型。据行业测算,满足新规的电池系统成本将增加约15%-20%,这将促使二线电池企业面临巨大的改造压力,甚至可能导致部分产能因无法达标而退出市场。然而,对于头部企业如宁德时代、比亚迪等而言,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这些企业已积极布局“多层级热失控阻断”技术,通过电芯级、模组级、系统级三级防护实现“不起火”目标,有望在新国标下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

对于消费者而言,新国标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的安全性,保护乘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符合新标准的车型保费有望下浮15%-20%,电池终身质保条款或将剔除“热失控”免责项,这将进一步提振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的信心。此外,新国标对钠离子电池、锂金属电池等新型储能装置的兼容性,也为技术多元化发展预留了空间,未来消费者将有更多选择。

碧悟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关注电动汽车行业发展的企业,深知新国标的实施对于提升电动汽车安全性能的重要性。我们将持续关注电动汽车行业的动态,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更安全、更可靠的电动汽车产品和服务。同时,我们也呼吁行业同仁共同努力,共同推动电动汽车产业向更高安全、更高可靠性的方向发展。

随着电动汽车电池新国标的正式公布和实施,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将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期待在这个阶段中,能够看到更多创新技术的涌现,更多安全可靠的电动汽车产品的推出,以及更多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认可和信赖。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迎接电动汽车产业的美好未来!

上一篇:三河的“红蓝黑”,坏了谁的规矩

下一篇:电动汽车电池新国标公布:不允许起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