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看守所病亡,父母申请500万国赔:正义与赔偿的漫长之路**
2025年4月11日,社会关注的焦点再次被一起令人痛心的案件牵引——四川19岁男孩易某在看守所内因病去世,其父母为此向相关部门提出了高达500万元的国家赔偿申请。这起事件不仅牵动了无数人的心,更将看守所的监管责任与在押人员的生命权保障问题推向了风口浪尖。
回溯到2020年7月,年轻的易某因涉嫌盗窃罪被都江堰市公安局刑事拘留,并被羁押于当地看守所。同年11月4日,易某的生命在看守所内戛然而止。根据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的急诊病历记录,易某在当天被紧急送医,但临床诊断为呼吸心跳停止,最终抢救无效死亡。这一突如其来的噩耗,对于易某的家人而言,无疑是沉重的打击。
为了查明真相,易某的家属要求对相关情况进行鉴定。2022年10月30日,成都市看守所出具的《鉴定意见通知书》揭示了部分事实。该通知书指出,易某的死亡可排除因机械性损伤、机械性窒息、化学毒物急性中毒等外部原因,但确认成都市看守所医疗机构在易某的救治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过错,与易某的死亡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并建议承担次要责任。同时,通知书也提到易某自身患有脑肿瘤等疾病,最终因肝功能衰竭、肝性脑病而猝死。
面对这样的鉴定结果,易某的家属难以接受看守所方面的推诿态度。2022年12月28日,成都市公安局针对家属提出的国家赔偿诉求,出具了《刑事赔偿决定书》。该决定书详细描述了易某在看守所内的治疗过程,并认定其死亡系因病猝死,因此决定对家属提出的国家赔偿申请不予赔偿。这一决定无疑加剧了家属的愤怒与不满。
易某的父母都是残障人士,家庭经济本就困难,孩子的突然离世无疑是雪上加霜。为了讨回公道,他们毅然决定申请国家赔偿,金额高达500余万元,其中包括死亡赔偿金、丧葬费、死者父母的生活费以及精神抚慰金。这一数字背后,是易某家人对逝去爱子的无尽哀思和对未来生活的深切担忧。
在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的组织下,2025年4月9日,易某的亲属与成都市公安局进行了调解。然而,双方在赔偿金额上存在较大的分歧,调解一度陷入僵局。易某的代理律师周兆成表示,根据国家赔偿法的相关规定,如果赔偿义务机关被认定为次要责任,通常应承担20%~40%的赔偿比例。但易某家人提出的赔偿金额显然远高于这一比例,这成为调解的主要障碍。
然而,令人欣慰的是,经过多方的努力和社会的广泛关注,这起案件在4月10日迎来了新的进展。易某的家属表示,双方已经达成和解,并签署了和解协议。虽然具体的赔偿金额并未公开透露,但这一结果无疑为易某一家带来了一丝慰藉。他们感谢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并希望早日回归正常生活。
这起案件虽然暂时告一段落,但它所引发的思考却远未结束。看守所作为国家的监管场所,不仅承担着维护法律秩序的重任,更肩负着保障在押人员生命健康安全的责任。易某的悲剧再次提醒我们,看守所必须完善医疗急救机制,加强健康监测,确保在押人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同时,国家赔偿制度也应更加完善,确保在类似事件中,受害者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充分保障。
碧悟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一家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我们深感这起案件对于社会公正与法治建设的重要意义。我们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看守所的监管责任问题,推动相关制度的完善与落实,让每一个生命都能在法律的保护下得到应有的尊重与关怀。
下一篇:婚姻登记将不再需要户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