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

“历史罕见”的大风有多极端?

时间:2025-04-11   访问量:1002

**“历史罕见”的大风有多极端?**

近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极端大风天气成为了全国范围内的热议话题。据中央气象台预报,4月11日至12日,受较强冷空气影响,我国华北地区将出现历史同期罕见的持续性大风,内蒙古东部和东北地区东部则面临暴雪天气,而南方地区也将迎来今年以来最强的风雹天气。这场大风不仅范围广、持续时间长,而且风力之强、致灾风险之高,都让人不得不正视其极端性。

中央气象台在4月10日6时便发布了大风黄色预警和沙尘暴蓝色预警,明确指出华北地区将出现罕见大风。而北京市气象局更是在当天发布了近十年来首个大风橙色预警,预警时段为4月11日17时至12日20时。这一连串的预警信号,无不在提醒我们这场大风天气的严峻性。

那么,这场“历史罕见”的大风究竟有多极端呢?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给出了详细的解答。他表示,此次冷空气过程会给华北和黄淮东部地区带来强风天气,瞬时极端大风会达到12至13级。从历史同期来看,4月份华北到黄淮一带出现10至11级大风是比较常见的,但超过12级的极大风速在历史上并不多见。因此,可以说这次过程的强风在4月份是比较少见的。

马学款进一步解释,12至13级阵风的破坏力非常强,足以吹倒直径30厘米左右的树木、广告牌、简易搭建物以及一些交通设施。这种强风往往最容易出现在山区的山口和城市里两栋高楼之间,因为这些地方容易出现狭管效应,导致风力骤然增强。具体到北京,延庆、昌平、门头沟、房山、怀柔、密云和平谷等西部和北部的高海拔山区,可能会出现局地13级以上的强风天气。

那么,造成这场极端大风的原因又是什么呢?马学款指出,春季是大气环流调整的季节,冷暖空气激烈对峙,产生很强的气压梯度,从而极易产生大风。而这次大风过程跟冷空气势力强、冷涡系统比较深厚有明显关系。冷涡系统是一种深厚的冷性低气压系统,它带来的冷空气势力强且持续时间长,容易造成大风、降温等天气现象。

此外,专家还提醒,大风天气不仅会带来直接的风灾损失,还可能引发沙尘暴、强对流天气等次生灾害。据预报,伴随着大风降温过程,我国西北地区东部、内蒙古中西部、华北中南部等地将出现扬沙或浮尘天气,其中部分地区有沙尘暴甚至强沙尘暴。而南方地区则可能出现大范围降水和强对流天气,如湖南、江西、安徽等地会有9至11级雷暴大风,局地可达12级以上。

面对如此极端的天气现象,我们应该如何防范和应对呢?首先,公众应及时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预警信息和最新天气动态,合理安排出行计划。在大风天气中,外出有一定的风险,应尽量避免前往可能出现狭管效应的区域,如两栋高楼之间的狭长通道等。同时,要远离临时搭建物、广告牌等易被吹倒的物体,防范高空坠物伤人。

对于交通运输部门来说,应加强大风天气下的交通安全管理。特别是在高速公路、铁路等交通干线上,应采取必要的限速、封路等措施,确保行车安全。此外,还应加强对桥梁、隧道等易受风灾影响的路段的巡查和维护工作。

政府部门也应加强应急管理和救援准备工作。一旦出现灾情,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力量进行抢险救灾工作。同时,还应加强对公众的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总之,这场“历史罕见”的大风天气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面对极端天气现象时,我们应保持高度警惕和敬畏之心,加强防范和应对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碧悟科技有限公司也将持续关注天气变化,为公众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持。

上一篇:“历史罕见”的大风有多极端?

下一篇:中方敦促美方尽快取消单边关税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