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物“治病”也可“致病”:安全用药,守护健康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药物已经成为我们对抗疾病、恢复健康的重要武器。然而,当我们在药店或家中随手拿起一片药片时,是否意识到药物在为我们治病的同时,也可能成为潜在的健康威胁?近日,多地因气温变化大,不少人容易感冒发烧,自行用药不当导致药物性肝损伤的事件频发,引发了公众对安全用药的高度关注。作为碧悟科技有限公司官网的运营人员,我们有责任提醒大家:药物虽好,但需谨慎使用。
#### 一、药物性肝损伤:不当用药的警钟
近期,福建厦门的多家医院收治了多起因不当用药导致药物性肝损伤的患者。19岁的小王因感冒反复发烧,先后服用了阿咖酚散、奥司他韦胶囊、玛巴洛沙韦片三种药物,4天后出现恶心、腹胀等症状,经检查确诊为药物性肝损伤。无独有偶,还有患者因同时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和阿奇霉素两种药物,导致急性肝功能损伤,多个指标严重异常。这些案例警示我们,不当用药可能带来严重的健康风险。
药物性肝损伤是指由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害。对乙酰氨基酚、阿奇霉素等药物,在过量服用或不当配伍时,极易引发此类损伤。尤其对于有基础肝病的患者来说,风险更大。因此,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务必遵医嘱,严格控制剂量,避免多药叠加。
#### 二、药物与酒精:危险的组合
除了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外,药物与酒精的组合也是健康的大敌。福建的郑先生因感冒连续服用4天感冒灵颗粒,同时每天饮用二三两白酒,最终被确诊为药物性肝损伤。999感冒灵中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成分,与酒精共同作用,加剧了肝脏的负担,导致肝损伤。
“头孢配酒,说走就走”这句顺口溜并非空穴来风。头孢类药物与酒精同服可能产生双硫仑样反应,导致休克甚至死亡。此外,甲硝唑、呋喃妥因、复方磺胺甲噁唑等抗生素与酒精同服也可能出现类似反应。因此,在使用任何药物期间,都应避免饮酒,以免发生不可预知的健康风险。
#### 三、安全用药:我们的共同责任
面对药物可能带来的健康风险,我们每一个人都应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在使用药物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 **遵医嘱用药**:不要随意增减剂量或更换药物品种,尤其是处方药。如有疑问,应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师。
2. **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药物的成分、用法用量、禁忌症等信息,确保用药安全。
3. **避免多药叠加**:不要同时服用含有相同成分的药物,以免药物过量。如需联合用药,应咨询医生或药师。
4.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了解药物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避免与酒精等同时使用。
5. **关注特殊人群**: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在使用药物时应更加谨慎,遵医嘱用药。
#### 四、科技助力:提升用药安全
作为科技型企业,碧悟科技有限公司始终关注用药安全问题。我们致力于通过技术手段提升用药安全水平,如开发智能用药提醒系统、药物相互作用查询工具等,帮助用户更好地管理用药过程,减少用药风险。
同时,我们也积极参与公众健康教育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普及安全用药知识,提高公众的用药安全意识。我们相信,通过科技的力量和公众的共同努力,我们可以构建一个更加安全、健康的用药环境。
在这个药物“治病”也可能“致病”的时代,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守护每一个宝贵的生命。安全用药,从我做起!
下一篇:为何东南亚游客“扎堆”虎跳峡?